注:8 月房东卖房了,请还没上完课的学员记得安排好时间完成课时哦。之后因为外地业务越来越多,上海的影棚和教学会先暂停 1 年。敬请告知。
1 寻找你的光线模式
光线永远是我们首先需要练习的部分。
其中一个简单的练习方法就是,仅仅通过光线来改变整个画面基调。进而来熟悉光线的每一种性质。
猜猜下面两张图,在布光上有何区别?(双灯,其他都没变。)
在这一环节中,通过不断地练习,你逐渐会找到一种偏爱的光线。并不断强化对它的练习。
这个光线是你的标志,也是你的保险。
它既能让你的照片开始带上你的风格;也能让你在状态不好的时候,维持基本水准。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已经成了肌肉记忆。
与我而言,这就是顺光。
可以看到不论是美妆还是时尚,我的主光永远是硬的顺光(近似)。
因为它阴影最少,最没存在感;但富有质感的同时又能修饰肤质。可以说是最好的光线。
2 滤色片
在熟练掌握了单灯,并且有了一两个自己擅长的套路后,尝试着以此扩展出更复杂的布光。
可以看到下面我的主光仍旧是硬的顺光。
不过加入了更多的附件、滤色片来营造不同的效果。
在学习滤色片的过程中,要点在于局部控光。每一个颜色相当于给光线编了号,哪盏灯负责画面里对的哪一部分一目了然。
此时灯光的位置、高度配合软硬、衰减,对于主体以及背景又变化出了更多的模式。
同样的,我作为主光我喜欢聚光投影桶配合反光伞补光。
配色方面也由早些年拍人体时偏好的橙蓝互补色,转为蓝紫的协调色。
3 静物
虽然我不主拍静物,但静物永远是最锻炼用光的。
只是因为它实在太容易劝退新手了,所以我并不推荐以人像为主的摄影者在刚入门时就练静物。
但是当你到达了某一阶段之后,尤其是觉得自己用光迈入瓶颈后,再去深入学习静物,可以反哺人像领域的拍摄。
这里的要点在于理解镜面反射。
那么这样的练习的意义在哪里呢?
同样地,通过大量练习之后,你会逐渐摸索到光线背后的逻辑与模式。
当拍摄用于社交网络,展现生活方式的静物类型照时,掌握这项技能简直就是降维打击。
可以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。
其次就是人与产品的结合。既要保证人好看,又要保证产品曝光充足,但不会反射而导致过曝。
这就需要在拍人的同时,将静物练习时的反射控制融入其中。
4 摆姿
在完成了有针对性的光线练习之后,对于大部分摄影者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。但如果希望更进一步,又或是像我和攀攀这样固定搭档的话,那么摆姿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摆姿对于模特的练习意义,同样在于形成肌肉记忆。
这一环节的要点是,分析原有摆姿中的最大的缺点并加以改正。
比如攀攀,以前总把手背或是手心朝向镜头,从而显得手指短粗。在经过了 3 天针对性的摆姿集训后,终于养成了正确的方式。
背景环境的选择
练习的背景同样重要,只有合适的背景,才能显现出光线原本的样子。
阳台
在刚起步阶段,一个简单方便的环境是最理想的。
不需要太多准备,只用把背景纸往墙上一糊就能拍大片。甚至不需要任何附件。
当然也可以用墙壁原本的颜色,外加一点用光小技巧,便能营造出媲美棚拍的光线。
家居一角
随着练习的深入,阳台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了。
这时一个精心布置的家居环境既能生活,又能拍照。比起平面的阳台,多了份生活气息与环境互动。
但缺点是乍一看亮眼,拍多了容易腻。并且只适合自然风格的光线。
背景纸
白背景是放大镜,会放大技术上的一切瑕疵,也是最适合用来进行练习的背景颜色。
但是对于灯光硬件的要求比较高。
你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摸索如何在拍人的同时,去给背景打光。
而其他颜色的背景会是白背景很好的补充。但使用频率比较低。不用买太多。
而越『好看』的背景,则越不推荐。
比如我们年初定做了两张油画背景,等了一个月,结果也就用了一次就扔在边上吃灰了。
以上便是我总结了两年来,利用影棚练习光线的一些经验心得。希望能够让你在家里也能进行同样的练习。
下期我会总结一下攀攀做全职博主 2 年来,我们的照片每一次升级都发生了什么。
敬请期待,拜了个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