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:
长焦
50
24
为什么我不用24-70 & 24-105
长焦
过去 1 年中,我最常用的街拍镜头是70-200 长焦。
而通常情况下,我更是把它当做 100mm镜头来用。
因为视野与透视的关系,即使背景范围不大,仍旧能方便的控制取景,而不会穿帮。
画面不易失真,更为精致。
同时长焦所具有的特性,近能聚焦主体。
远能压缩空间。(还原背景中的高楼的真实比例,得到有别于日常视觉经验的感受。)
略微变焦更长,让画面更平,来匹配主题。
@120mm
也可以变焦到 85mm 焦段。让还原比例的同时,代入些许微妙的透视变化,让画面人物没有那么疏离感。
又或者单纯是变焦到 70mm,以应对狭窄的拍摄空间。
以及带全背景。
当然说了那么多 720 的优点,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。
首先是它需要一定的工作距离。这在狭窄的街道上变得尤为困难。
可以看到我已经站在人行道边缘了,拍得十分勉强。有时趁没车,还不得不站到机动车道上去。
其次就是长焦给人的感觉实在过于专业,这在街头、咖啡店拍摄时,总是会带来不必要的限制与麻烦。
第三点就是长焦的画面过于商业、精致,有时给人以距离感。
所以我还会需要——
50
一如大家所知,50 以平实、毫无存在感著称。几乎是万能的。
包括平时出去吃喝玩乐,我也会用 50 记录。
这既是它的优点。也是它的缺点。当需要拍摄一些更为生活、更接地气的照片时,我都会选用 50mm 来拍摄。
当然 50mm 在近距离时,任然会有一定的透视变化,这既是它『生活化』视野的来源,也是容易让画面变得不够精致的根源。
需要微妙的控制透视和背景取景。
当 720 因为场地已经无法胜任拍摄的时候,50 永远会是一个好帮手。
而当整个环境变得没有那么局促时,50 则可以很好的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。
并且非常适合边走边拍的快节奏拍摄。
但就像做一桌菜,酸甜辣咸都需要有,那么光是中长焦,口味可能过于趋近了。这时就需要——
24
在过去的几年里,24 已经很少用了。因为强烈的透视与变形让我觉得过于夸张了。不过从今年开始,我又慢慢地开始使用这枚镜头了。因为越来越多的搭配需要用它来表现那种力量感与临场感。
迈入超广行列的24相对于上述的中长焦,能带来独特的时尚感。
24就好像在一盘菜里撒了一把辣子,既不能吃着不够味;又不能全都是一个味——除非这组图要的就是这个调调。
不然就需要克制它在组图中的比例。
虽然我用的是 24L,但画面周围的变形仍旧让人无法接受。
可以看到攀攀的脸因为在画面边缘的缘故而产生了变形。只是在这里,我觉得适当的变形是可以接受的。但在更多的时候,这意味着废片。
当然镜头的变形是双刃剑,既让人恨,但又让人爱。
我们都听说过全身要蹲下去拍。尤其是用广角的时候,不然会拍成小矮人。
这当然没错。
但如果你去看那些顶尖的时尚摄影师,你会发现他们的全身照几乎都是站立视角拍的。
秘诀之一就在于利用超广画面边缘的变形来拉腿。(当然这也需要镜头透视、模特摆姿、后期等各个环节的配合来进行修正。)
Q&A
Q:24、50 经常需要换镜头么?为什么不用变焦呢?
A:的确用定焦时常需要把镜头换来换去。
但我之所以不换 24-70 或是 24-105,就是因为它们太方便了。
一旦习惯了拧来拧去,那么多年养成的定焦习惯就会被破坏掉。
说到底,除了赚钱之外,我还希望在摄影上走得更远。那么必然需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拍摄。
Q:那为什么还要用 720 呢?
A:因为长焦的视野,不像中短焦可以靠走两步来解决。并且一般我最多用到 135mm,所以也不太会出现 2470中那样,两头拧的拍摄情况。
Q:24-70 与 24-105 该如何选择?
A:这取决于是 F2.8的光圈更重要还是 100mm 的焦段更重要。通过上述大家可以知道,对我来说 100mm 焦段会更重要。因为日常街拍时,我总是会收光圈。不过不管哪支镜头,你都会需要有一支 50 大光圈备着。
下期,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光线(附件)的选择,以及我为什么不用 LED。
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,欢迎评论、点赞、转发。
拜了个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