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
距离上一次更新又是一个月,现在公众号的更新频率也是越来越慢了,从最早的日更到后来的周更,直到现在的随缘月更。
感觉也是挺对不住大家关注的,所以每次做内容,我都希望能够提供一些中文网站上看不到的东西。
这次给大家分享的是由浅入深的4组滤色片的布光方法。
set 1
『即使单灯也可以使用的技巧』
F5.6 1/200 iso 100
第一个光线是最简单,但也是经常会用到的。
即是用一个灯去对画面中的阴影染色。
在很多时尚拍摄中,通常会去用孔雀蓝来作为主选的颜色。
因为作为蓝色系既清爽,又能与暖色系的肤色互补。
如果需要控制背景中蓝色的程度,除了后期外,还可以通过在前期再利用额外的灯光去冲淡。
不过考虑到作为基础入门的第一个布光设置,在器材方面也尽量给予简化,以方便大家都轻松复制。
F5.6 1/200s iso 100
不过在正式布光前,背景颜色的选择对于滤色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我只推荐在黑色或者白色背景前拍。
其他颜色的背景都会对色彩造成不好的效果。
其中黑背景好拍,但变化效果有限,即使新手入门一般也不会出错。
白色背景难拍,对于颜色、光位、附件的不同组合会呈现出不同效果,需要平时预先练习。
我之所以说这个光线简单,是因为即使你只有一个闪光灯,也可以把白平衡调到3200k-4000K,然后主光使用一片1/1 - 1/2 CTO,来平衡冷暖色彩。
布光图
在这里,主光我用了白色雷达罩+柔光布,配合银色反光板,是一个典型蚌壳光。还记得上一期内容的 第三个布光么?
然后在右手边加了一把M号浅款白色反光伞 配孔雀蓝。
这个灯光的具体角度,不用太纠结。因为被主光照到的模特主体部分,都会被压过去。
剩下没被照到的地方,才是它发挥的空间。
set 2
『双色轮廓光』
F5.6 1/160 iso 100
这里把滤色片的位置移到了侧逆,变成了轮廓光。
这里因为我选用了一对互补色,所以我把背景换成了黑色。
因为如果使用白色背景,两个互补色相互融合会成为白色。
当然,也可以把轮廓光的颜色进行统一,不过为了和下面的光线进行区别,这里我特意不做协调。
布光图
因为这张图的景别拍了大半身,所以我把主光也换成了M号深款银色反光伞。
其实这个可以根据每个人手头的附件来进行调整。
轮廓光仍旧是两把浅款白色反光伞。
set 3
『午夜霓虹』
F5.6 /160s iso 200
上一个光线,我觉得还是太平淡了,所以我又在此之上加入了更多的颜色。
我希望呈现出一种晚上霓虹灯或者disco的舞厅灯照到模特身上的感觉。
所以我吧set 2 的轮廓光都换成了深蓝。
又在主灯上加入了洋红。
布光图
通过布光图可以看到,我还在地上加了个雷达罩来略微填充一些阴影。
不过这张花絮是在拍摄前策划了主光与轮廓光互补色时拍的,所以与最终画面的颜色略有不同。
至于画面两边的反光板其实没什么用,只是空调不给力,而不得不把拍摄区围小一点,不至于模特太冷。
所以那天也都是在拍摄半身。
set 4
『精准控光』
F5.6 1/160 iso 200
在set 3 整体染色的基础上,最后我又加入了一个聚光投影筒来做主光。
它的光线比裸灯更硬,能够完全精准地控制光线。
关于这个附件的具体用法与特殊性,我会在下篇专栏中专门来说。
背景灯我使用强力反光罩,因为它可以通过变焦来控制觉得的照射范围。
然后叠加了好几层洋红滤色片。
最后在外面再加上一层柔光纸,这样光线就会慢慢渐变过渡。
随后在模特的斜上方,我用了白色雷达罩+孔雀蓝;
模特的斜下方,我用了浅款白色反光伞+深蓝,
以此组合来给模特正面加入颜色。
一切完成之后,我才加入主光。
搞定!
F5.6 1/160 iso 200
F5.6 1/160 iso 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