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点点补遗
前两天发了一篇自然光的逆光人像拍摄小技巧。有小伙伴问我能不能再写一篇闪光灯的。
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,不过多了一个变量需要取舍。
当然,以下技巧仅限于自然化或稍微偏戏剧一点的风格。极限压日光等操作不作讨论。
平时我外拍都是用保富图的 A1。所以只要灯的功率不至于太小,对于逆光来说都够用了(实在差一点,可以后期提亮)。不过在拍摄时,亮度一定要够。电不值钱,不要舍不得用。
*A1X系列的电池是真的靠谱。闪就完事了。
实在不行,小灯能变焦,大灯有罩子。
宁愿相机屏幕上看着快过曝了,这样raw 进电脑里才差不多。
柔光?还是硬光?
对于外拍来说,只有解决了亮度问题之后,才需要考虑柔光。
其实我觉得阳光直射时(F11 1/160s iso100), 500W 以下的灯都没必要纠结柔光。
当然也不是说柔光就不行,还是得看画面风格与实际情况。
比如下图,我希望得到自然、没有存在感的补光来平衡背景中窗户窗帘区域,那还是得用柔光的。
而因为 A1 毕竟只是盏热靴灯。我并没有什么选择。
在环境光正常的前提下,直闪就是了。根本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附件,除了 bounce card (小型旗板)其他都是累赘。
就是左边A1 上的挡光小卡片
*可能有同学就问了什么是『环境光正常』呢?
就是你按完快门,敢直接给模特、甲方看的片子。
至于后期空间,那是自己要掌控、平衡的事。别人压根不想知道,也不需要听你解释。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。
这个时候,硬光的加入会让画面平添一丝精致的刻意感。会使画面更『戏剧化』。
就像我之前说的,亮度一定要够。才出得来感觉。
不然暗了+硬光,脸上会显得特别油。
光位
顺光永远是最靠谱的补光位置。
即使是机顶闪也无妨。
但是如果有点侧逆光的话,也可以将灯与太阳放置在同一侧。
比如太阳从模特的左后方10 、11点钟方向打过来,那就可以把灯放在 7 点钟的位置。
这样子补出来的光线会有点是主光围绕过来照的感觉。配合柔光可以非常自然。
*我几乎从不这样打,所以此处没有图。
但我经常会把灯光放到 4、5 点方向。完全和(侧)逆的主光对向。然后略微把灯头调到低于眼平的高度。
从而制造出自然中又带着点人工的感觉。
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用光习惯。
因为容错率低,会加大后期的工作量。
但也正因如此,也成为了构建我画面风格的微妙元素。
以上便是这次的全部内容。
没想到一补充,比正文还多。
下次我们再回归自然光。给大家分享一下反光板的选购经验。
拜了个拜。